The Mathematics of Returns 報酬方程式

by 葛八
A+A-
Reset

本篇文章的中文標題應該是:「估計長期投資的年複合報酬率的數學方程式」,因為這十幾個字實在太累贅了,葛八不得已只好簡化成「報酬方程式」,讓標題言簡意賅點。如果你看到這個方程式的第一點是有點嚇到、想關機,那千萬不要,因為看懂這個方程式對理解「長期投資」、「compound growth 複合成長」、市場的「multiple expansion 估值倍數」乃至整體報酬率的影響很重要,這個數學方程式幫助葛八了解長期投資的概念助益匪淺,葛八非常想要分享給你。

這個公式的導法及來源來自這篇不知名作者的文章,原先作者的公式是如圖左,考量一般人對除法較難以親近的認知,葛八改成了下圖以乘式為主的公式,這樣也較容易了解。其中的 T 代表投資持有總年數;M 是 multiple,M1 是指投資當年的本益比,M2 是賣出時的本益比;r 是 reinvestment percentage 再投資比率1;g 是複合成長率,也就等於 r×ROE。為了便於解說,葛八在圖中的公式中,用藍色字體代表公式主體,用綠色字體部分來說明 compound growth 複合成長 r×ROE;用紅色字體來說明市場 multiple expansion 對投資報酬率的影響。

這樣的公式怎麼使用呢?(以下案例僅為教學示範,並不是投資建議,請見葛八的免責聲明):

示範案例一:

台灣 5871 中租-KY這家公司,過去五年的平均 r (reinvestment percentage 再投資比率)大約是 58%,平均 ROE 大約是 16.5,目前的本益比 (2025/09) 大概是 9。因為投資是投資未來,假設你現在投資 5871 這家公司,預計持有 15 年,就你對中租的了解,你認為未來 15 年的平均 r 和 ROE 、本益比會跟現在差不多,也就是當 15 年後你會實現獲利。那麼套入公式,大概這 15 年你的投資年複合報酬率是:(1+0.6×16.5)× (10/10)^(1/15)-1= 10%(數字均經過四捨五入),以這樣的年複合報酬率大約你投入的資金 15 年後會穩穩的成長到 4.2 倍(未計入股息和配股)。

示範案例二:

CPRT 是一家在美國 NASDAQ 上市的公司,它的主營業務是「經手報廢車的回收、買賣」。CPRT 過去十年的平均 r (reinvestment percentage 再投資比率)大約是 87%(從來不發放股息、偶爾進行股票回購),過去 10 年平均 ROE 大約 22%,目前 (2025/09) 的本益比大約是 28 倍。假設你現在開始投資 CPRT,預計持有 15 年。你預計未來 15 年 CPRT 的平均 r 和 ROE 跟現在差不多,但是第 15 年你準備 cash out 賣出時,本益比會微調上升到 30 倍(畢竟能夠長期維持 ROE 20% 的公司並不多)。套入公式,大概這 15 年你的投資年複合報酬率是:(1+0.87×0.22)×(30/22)^(1/15)-1= 1.2 ×1.02-1= 21.5%,以這樣的年複合報酬率大約你投入的資金 15 年後會穩穩的成長到 19 倍(未計入股票回購)(這顯示出長期投資在具有持久競爭優勢公司的威力)。

當然每個投資人對公司的了解不同,對未來的預期數據自然不同,經過計算的結果也會不同。

好,了解公式的粗略用法後,葛八要來一項項拆解長期投資收益最大化的祕密武器,以及你要怎麼思考它。

T= year, M= multiple, M1= purchase multiple, M2= multiple when selling, g= growth, r= reinvestment percentage

T= year, M= multiple, M1= purchase multiple, M2= multiple when selling, g= growth, r= reinvestment percentage

CAGR 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 年複合成長率

以投資來說,年複合成長率也可以稱為「年化投資報酬率」,如果你已知道對任何一項投資的終值(也就是賣出後總值),假設中間沒有再投入新的資金,那麼你的年化投資報酬率就很容易計算(感謝 Andy Lin)。那「 Andy Lin 的 IRR 公式」跟葛八這篇文章介紹的「The Mathematics of Returns 長期投資年複合報酬率的數學方程式」又有什麼關係?感覺越來越混亂了?!

如果搞不清楚,就回來看大家都知道的銀行存款的案例,台灣的活期存款是用來思考「複利」很方便的的類比,那篇文章的案例中,我們假設了一個年利率 15% 的活期存款,且每年配出一半的利息,剩下的一半利息歸回本金中繼續利滾利。

綠色字體  r\times ROE

紅色字體  \sqrt[T]{M2/M1}

 

(撰寫中,未完成…)

Footnote 註釋:
  1. Reinvestment percentage 有些作者會用 reinvestment rate 來說明,但因為常常跟 reinvestment rate (of return) 相混淆,所以葛八使用 reinvestment percentage,而中文翻譯是再投資比率。計算再投資比率,只要計算一段期間內的保留盈餘差額除以該期間的淨利和,就代表這段期間公司總共賺了多少錢,其中有多少保留在公司的比率。以複利成長來說,r 值越大,好公司幫我們複利的能力越強。 []

You may also like

Leave a Comment